梭式窯燒嘴分布講解
梭式窯燒嘴的分布設計直接影響窯內溫度均勻性和燃燒效率,以下是關鍵要點:
1. 基本布置位置
窯牆兩側對稱分布:現代梭式窯普遍采用高度調溫燒嘴,通常對稱布置於窯牆兩側,煙氣從窯頂或窯底排出。高溫空氣燃燒技術應用後,燒嘴可靈活布置於窯牆同側/異側、窯頂或窯底,需通過計算機模擬優化設計。
立體交錯布局:高速燒嘴(噴速>100m/s)常以立體交錯方式安裝在側牆偏上部,形成循環旋轉氣流,避免火焰直衝刷坯體,同時提升溫度均勻性。同一平麵上的燒嘴也需交錯排列,防止氣流幹擾。
2. 噴口角度與火道設計
噴口角度:燃料/空氣噴口與水平麵的夾角需合理選擇,以擴大混合空間,避免局部高溫。
火道預留:使用高速燒嘴時,料垛間需留100~400mm火道(窯寬越大,火道越寬),確保火焰通道暢通。
3. 特殊技術應用
高溫空氣燃燒技術?:改造後的燒嘴兼具蓄熱和高速噴射特性,布置方式多樣化,需結合實驗驗證。
冷態模型簡化:研究窯內流動時,可忽略燃燒反應影響,采用水或空氣模擬介質,通過流體動力學優化燒嘴分布。
4. 實際案例參考
某實驗窯采用三排交叉燒嘴(每排3個),分布於窯牆兩側,燃料為發生爐煤氣,燒成溫度達1320~1350℃。